专业解读:人工智能(三)

专业解读:人工智能(三)

三、报考指南

生源呈现三大特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可谓妥妥的“爆款”。从生源情况看,人工智能专业报考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录取分数线高,如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近两年在浙江省的录取分数段排名都是在全省前300名左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招生的计算机类新工科实验班,近两年在陕西省的录取平均分不低于610分。二是专业兴趣高,在近期北京举办的高招咨询会活动中,很多考生对人工智能专业的展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三是继续深造意愿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表示会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

1686536486493296.jpg

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

201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经过四轮增开,截止2023年共有499所高校(2018年审批首批35个本科专业点,2019年备案180个,2020年为130个,2021年和2022年分别备案95个和59个)经批准备案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为近年来新增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

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不同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体系不尽相同。例如,依托所在高校计算机学院或数学学院派生发展起来的高校,侧重于架构和算法;依托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或交叉组合的人工智能学院,侧重于智能控制和机器人、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等特色应用方向。很多高校结合自身学科建设的特色和基础开展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实力较强的代表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1686536513872946.jpg

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

清华大学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并招生,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学院等诸多院系保持紧密合作,以广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北京大学2021年12月正式成立智能学院,通过整合原智能科学系、王选计算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力量,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纳入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依托元培学院和信息学院,打造了“北大通班”、“北大智班”两个旗舰班。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学院。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开展教学和培养工作,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师资力量和非常好科研条件及环境,重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

南京大学于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从计算机学科长期发展孕育,依托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一支以周志华教授为首的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团队,并结合南京大学文理工医学科形成交叉优势,开展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由我国人工智能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于2017年领衔创办,2018年开始招生并于2019年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专业依托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视觉信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认知科学与工程国际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秉承和发扬1986年在国内最早成立的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开展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凝聚了哈工大计算机学科人六十余年专业发展的结晶,于2019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202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人工智能专业独具特色,服务国防、服务航天,并逐渐支撑了哈工大声、图、文、特色的计算机学科。

浙江大学设置工科实验班(竺可桢学院图灵班)人工智能专业,目前人工智能有认知机理、人工智能理论等5个培养方向。2018年建立教育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系并开始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招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主要方向为智能算法设计、类脑感知与计算等领域,培养“智能+信息处理”为特色的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

(排名不分先后,仅为介绍顺序)